张鑫达:商海无惧逆风飞扬

 

 “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,我不怕千万人阻拦,只怕自己投降。”

 张鑫达跟很多同龄人比起来更多了几分成熟和自信,一直以来,他知道自己不仅仅是热情与理想,更需要规划与决心。在莱姆顿国内学习三年,加拿大学习一年,他不仅为自己做好了完整的人生规划,而且一丝不苟砥砺前行。在本科毕业之后再没有任何资助的条件下,他投身商界依然如鱼得水,回望莱姆顿时光,他没有太多感慨,因为对他来说在海外闯荡之前,能让他做好充分准备的“过渡课堂”就是北美教学体系、完全国际化模式的莱姆顿,别无他选。

 

入学时90的水,沸腾起来一发而不可收


 莱姆顿有句名言, 就是能给烧开90℃的水,这不仅是给那些跟张鑫达一样没有跻身重点线上的“普通”学生一个机会,也是秉承北美教育体系先松后紧的理念,入学门槛不高,全凭后天努力。张鑫达显然非常明白自己要想出国留学并有所建树, 就要在莱姆顿打一个良好的基础。他做到了。

 三年的时间,张鑫达深深地感到了莱姆顿的教育体系与国内其他大学格格不入,并非像他开始所想的那样轻松无隘,而是充满完备的制度与严格的要求,比如查寝,比如淘汰机制,比如过不了语言关也会被劝退。然后还有许多看上去不可思议的课程,比如种种关于办公设备使用的培训以及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培养, 可以说莱姆顿在张鑫达眼前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画卷, 让他在认知上逐渐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形成一张清晰的蓝图。

 给张鑫达最大鼓励和信心的是莱姆顿的师长们。因为大部分老师并不受目前国内教育体制束缚,所以他们尽可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会鼓励学生提问题,哪怕提的问题很离谱,然后他都会耐心回答。张鑫达对此印象极为深刻,记得有一次他问过一位外教关于中国股票的问题,那位老师非常严肃地说,我刚来中国,并不了解,你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再回答你。之后张鑫达都快忘了这件事,然而一周之后,这位老师给了他五页纸的一份答案。这件事不仅深深地令他触动,同时也影响了他后来的处世哲学。

 从2002年8月份出国,一直到现在,张鑫达一直在拼,在他看来,无论是学习和工作,奋斗是没有止境的。从本科毕业以后,并不富裕的父母就表示不能再为他继续提供资助了,他完全没有因此而沮丧。在那段半工半读的艰苦岁月里,他时时想到为自己解答中国股票走势的那位外教,即使从零做起,奋斗,坚持,是最好的人生诠释。  

 

三岁立志见峥嵘,商海浮沉无惧色


 张鑫达的父母常常提起来一句笑谈,就是在他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,被问及那个经典问题,长大了想做什么?他说的是商人。诚然,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那可能只是无意中留下的一个片段记忆,但没想到这种记忆不但没有随着长大而消亡,反而愈演愈烈。

 张鑫达的创业想法并不偶然,但实施起来基本属于白手起家。在加拿大打工一年,到了洛极矶就租了房子开始干。回想那时岁月,木工瓦工什么都干过,200斤的石头台面也自己搬过,因为年轻并不觉得苦。重点是除了吃苦,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在市场上抢占怎样的一块份额,自己的盈利点又在哪里,所以,2006年3月,他在美国买了自己的第一套house,50万美金。

 毕业16年回望莱姆顿,张鑫达由衷地说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平台。如果是高中毕业就去海外闯荡,多少会有些迷茫,多少会走些弯路,而且前途未卜。而莱姆顿学子在踏上出国航班的那一刻,国外的教育体系已经轻车熟路了,很多师兄师姐对学校和工作单位的选择又提供了极好的借鉴,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。虽然,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,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,但张鑫达想对今后的莱姆顿学子说的是,这个平台给每个人的机会是一样的,全看自己怎样利用,怎样发扬。不是说非得出国,如果能掌握这种先进的学习和工作方法,是金子在哪里都能闪光。

 

个人简介:


    1999级莱姆顿商业管理专业,大三赴加拿大留学继续攻读本科,完成本科学业后,父母明确告诉从此以后家里不会再提供任何形式的经济资助,包括工作、生活或读研,他后赴美国加州洛杉矶攻读MBA,学习之余全部时间在餐馆、货运公司打工、实习,在橱柜公司兼职英语翻译和销售工作(他入职后让公司每月销售额增长了6倍),从此他的人生进入了加速度,研究生毕业后决定自主创业(两年后就在洛杉矶靠自己打拼买了50万美金的房子)、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,2008金融危机爆发,果断转战加拿大,也很快在多伦多站稳脚跟并建立了自己的EnHome爱家橱柜品牌,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、仓储仓库以及销售公司。


张鑫达寄语: 


   虽然,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,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。但我想对今后的莱姆顿学子说的是,这个平台给每个人的机会是一样的,全看自己怎样利用,怎样发扬。不是说非得出国,如果能掌握这种先进的学习和工作方法,是金子在哪里都能闪光。



 

 


2019年11月21日 15:29
浏览量:0